“咱这还真有不要钱就能自选东西的超市啊!这周我积了30分,刚好换一袋面。下周再积极点,争取能换一桶油。”在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刚排队领过东西的祥符区范村乡传里寨村贫困户墨秀玲高兴地说。
“以前都是坐家里等救济,现在是用自己劳动挣的积分换物品。”祥符区袁坊乡府君寺村52岁的段素红高兴地说。刚过去的4月,她积极参加村里环境整治义务劳动,获得了60分的积分,加上原来30分的基础分,不仅兑换了面条、鸡蛋、食用油等,还兑换了一双鞋。
“我得了尿毒症,一周透析三次,我这能看得起病,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光让你们操心了,平时老上门不说,还搞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物品这么好的活动!”祥符区袁坊乡米厂村贫困户孔海军在本村召开的脱贫攻坚夜谈会上激动地说。4月24日,祥符区袁坊乡米厂村召开脱贫攻坚夜谈会,并结合乡爱心美德超市开展现场爱心积分兑换活动。夜谈会上,乡村干部介绍了米厂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户帮扶人分配情况,详细讲解了爱心美德超市积分制度。最后,贫困户以“我的脱贫经历”为主题,叙述了个人在脱贫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扶贫政策的理解、自己和家庭的变化、下一步个人发展,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考评组针对贫困户的表述及其实际表现进行评比,量化积分,发放爱心美德超市积分卡。此次夜谈会增加爱心积分兑换活动,充分发挥了乡爱心美德超市效能,别开生面地宣传了扶贫政策,了解到了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对精准扶贫的认知度、满意率有了提高,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和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
祥符区范村乡和袁坊乡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开展的积分兑换物品活动,只是祥符区1+5社会扶贫模式的一个剪影。1就是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5就是以美丽乡居环境改善工程、“巧媳妇”工程、助学扶贫、工商企业扶贫、社会各界爱心助贫为支撑,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社会大扶贫工作局面,既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又融洽了社会关系的扶贫新模式。
祥符区爱心美德公益超市本着“布局合理,面积适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合理选址、科学布局,悬挂统一“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的标识标牌。超市实现“八有”的标准,即:有牌子、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设置回音壁表达村民的需求。
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物品所需资金主要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充分发挥工、青、妇、民政和工商联密切联系群众、联系企业的优势,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募集资金。此外,祥符区委统战部还奖励性的按1:1配比资金,即乡镇募集10 万资金,统战部就奖励性的给这个乡镇配比10 万资金,保证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的货源和种类尽可能充足齐全。
爱心超市的服务对象就是全村村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优抚对象中的困难户、村里公认的困难群众。贫困群众除固定兜底的30积分,还可以通过参与义务劳动、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阳光少年、敬老孝老模范等评比活动获得奖励积分。在“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开放兑换日,所有执“积分卡”的贫困群众都可到本乡或者指定区域的“爱心超市”依据物品标注的分值兑换生活必需品,完全可以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日常需求。
自去年以来,祥符区已建立下沉式爱心美德公益超市15个,流动爱心美德超市1个,实现了全区14个乡镇全覆盖,累计发放积分金额196800元,累计募集捐衣8000余件,惠及334个村的13623户困难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世纪大战已临近杀青,越到最后,越需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越到最后,越需要探索出创造出一种脱贫致富的好的成熟的的脱贫机制,小小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的建立和运营,无疑是在脱贫攻坚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完成了一个转变,它一改过去单一的慰问式给予式扶贫,转变为向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美德带动乡风文明模式的转变,解决了共性帮扶多,精准性帮扶少,政府提供的不是群众需要的问题和供需不对称的矛盾,调动了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用劳动和美德获得积分,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改变了过去的“等、靠、要”思想,激发了困难群众的内心动力,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爱心美德超市也成了乡村扶贫由扶贫到扶知到扶智再到扶志的好抓手好平台。
“到今年底,我们要努力建成30个高标准规范化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小小爱心美德公益超市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只是一个小角色,但小角色也要演好、演活、演出彩,小角色更要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祥符区委统战部部长祁燃信心满满的说。
来源:祥符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