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阿布列林和他的汉族“亲友”圈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1-08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30日,家在河南开封的焦国庆接到一个来自2500多公里外的问候电话:“2025年即将来临,提前祝你元旦快乐!天挺冷的,要保重身体!等天暖和了,带上家人到新疆做客!”

焦国庆是河南省兰考原县委书记、干部楷模焦裕禄的大儿子。打来电话的是新疆哈密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阿布列林是维吾尔族,但他有一个庞大的汉族“亲友”圈:焦裕禄的子女们,汉族“发小儿”任广颖,在哈密务工的甘肃籍民工张宏奎、四川籍民工向传书,还有南阳救火英雄王锋的妻子潘品等。几十年来,他和汉族“亲友”相濡以沫,谱写了民族团结佳话。

一张永不褪色的照片

在阿布列林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拍于河南兰考,焦裕禄生前的办公室前,时间是1968年2月16日。

照片第一排中间,有一位慈祥而坚毅的老人,名叫李星英,是焦裕禄的母亲。李星英后面站立的,是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李星英的左右,分别是焦裕禄的儿女焦守云、焦跃进、焦守军。后排右数第一位,便是阿布列林。紧挨着阿布列林的,就是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其他几位,则是与阿布列林一起专门赶赴兰考拜谒焦裕禄的新疆同伴。

从哈密到兰考,中间隔了2500多公里。是什么让照片中的人们相聚于此,他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新华社在1966年2月7日播发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说起。

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在新疆大地,维吾尔族青年阿布列林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打动。当时,他许下一个誓言: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做焦裕禄的好学生!他期盼能有一天到兰考去参观学习。

1968年2月16日,阿布列林与玉努斯、卡玛尔罕、吾尔尼沙、热比亚、布苏克等5名同伴一起,来到了兰考。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们来到焦裕禄烈士陵墓。墓前,我们献上花篮,唱起了歌曲《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阿布列林回忆道。

离开焦裕禄烈士陵墓,阿布列林一行在焦国庆、焦守云的带领下,一起来到焦裕禄家。

“房子是一大间,中间用木栅栏隔开。栅栏上、墙上糊着厚厚的报纸……屋内冷得像冰窖,这哪里像一个县委书记的家?”感到惊讶之余,阿布列林的眼眶湿润了。

为了留住在兰考的难忘记忆,阿布列林与焦国庆一起请来照相馆的师傅,在焦裕禄生前的办公室前,拍下了这张难忘的合影。

听说他们是从遥远的新疆来的,徐俊雅端上了刚蒸熟的红薯。“红薯很甜,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阿布列林说。

50多年来,阿布列林搬过十几次家。每到一处,这张照片都会被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焦裕禄同志,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阿布列林说。

2014年6月,阿布列林作为先进模范代表赴兰考学习考察,再次瞻仰焦裕禄烈士陵墓。6月18日,他见到了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和大儿子焦国庆、二儿子焦跃进。他把扫描放大的珍贵老照片赠送给焦家姐弟。那时,他才知道,李星英老人一生很少照相,这是仅存的一张。如今,这张照片已经被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珍藏。

2014年11月,焦守云从河南专程来到哈密,带来焦裕禄的两尊铜像,一尊赠给了哈密地委、行署,另一尊赠给了阿布列林。

2016年9月,阿布列林将焦裕禄铜像转赠给母校哈密市一中,并在学校成立了焦裕禄精神薪火社,鼓励孩子们让焦裕禄精神在新疆大地发扬光大。

2024年10月,阿布列林到开封看望焦国庆。两人见面后,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阿布列林委托焦国庆为焦守凤的儿子、焦跃进的女儿转送红枣等新疆特产,并邀请焦国庆一家到哈密家里住一段时间。阿布列林说,希望有机会带女儿阿孜古丽与两个外孙来开封,让两家的下一代继续结对子、走亲戚。

这次河南之行,阿布列林又来到兰考,第三次站在焦裕禄烈士陵墓前拜谒。“几十年前来的时候,墓周边全是大沙丘,现在变成了高楼大厦,兰考的变化太大了。”阿布列林说,“焦桐常青,焦裕禄精神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过时。”在焦桐前,阿布列林久久伫立。

一段段手足相亲的深情

“兰考之行,点亮了我的一生。”阿布列林说。50多年过去了,那次跨越2500多公里的兰考之行是他人生路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几十年来,无论在哪里工作、在什么岗位,焦裕禄精神一直激励着阿布列林前行。特别是在政法系统工作的31年间,他铁面无私,坚决用法律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被最高人民法院荣记一等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系统优秀刑检干部”称号、两次荣记三等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多年来,阿布列林坚守为民初心、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结下亲人般的情谊。

阿布列林有一个汉族“发小儿”,他叫任广颖。上世纪60年代,阿布列林与任广颖一起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四分场当知青,后来又一起进哈密地区农机厂当工人。工作之余,任广颖是阿布列林的汉语教师,阿布列林是任广颖的维吾尔语指导,两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965年,任广颖的父亲任克兴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公职。阿布列林得知后,利用业余时间多次陪任广颖调查走访。

1981年6月,阿布列林途经乌鲁木齐时,主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反映情况。当时的负责人对阿布列林说:“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同志,能为一位汉族干部落实政策反映情况到这里,还不多见。”

1985年,经过不懈努力,在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后,任广颖的父亲彻底被平反。

“阿布列林是真朋友、亲兄弟。父亲20多年的冤错案能得以平反,与阿布列林的奔走努力分不开。阿布列林的情谊,我永远不会忘记。”任广颖说。

在法院工作期间,阿布列林帮助甘肃籍民工张宏奎、四川籍民工向传书讨回工钱,从此又结识了两个汉族朋友。

在张宏奎、向传书最艰难的日子里,阿布列林一有空就去他们两家看看有什么困难,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找一些活儿干,增加家庭收入。在阿布列林的鼓励下,张宏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如今,张宏奎、向传书两家人还像走亲戚一样,常与阿布列林家往来互动。

2017年2月8日晚,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榜上有名的阿布列林,被同时入选的救火英雄王锋的事迹深深打动。

一个是“铁面法官”,一个是“救火英雄”。在颁奖典礼上,阿布列林对王锋的妻子潘品说:“尽管王锋不幸去世了,但我今后就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全力帮助你!”

2017年3月27日,阿布列林和在郑州创业的好友阿地力·买买提一起,从郑州乘车赶到南阳,为王锋家人送去新疆特产,还赠送了精美的花帽、艾德莱斯围巾。

2024年10月的一天,潘品听说阿布列林在郑州住院,专程带着家人从南阳赶来,看望康复治疗中的阿布列林。

岁月流逝,阿布列林的汉族“亲友”圈越来越大,亲友间过节时互相问候,有困难了互相帮助。阿布列林常对这些“亲友”说:“我是维吾尔族,你们是汉族,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来源:《开封日报》2024年12月31日1版、《中国民族报》2025年1月7日4版)


(转载自:https://epaper.kf.cn/paper/kfrb/2024-12-31/details.html?edition=0&details=6

http://wzcs.mzb.com.cn:81/epaper/?id=1876434845903618048&time=20250107